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行业动态
垫片冲裁入盖机_神秘听漏工“诊断”城市“水脉”(组图)
时间:2013-10-09 10:17 点击:
带着耳机,听地下的声音;掏开井盖,借用一根长杆,听水流的声音。他们有时被人误当成是搞地震预报的,有时被误当成偷井盖的。其实,他们是听漏工,每晚行走在看不见的地下水
 带着耳机,听地下的声音;掏开井盖,借用一根长杆,听水流的声音。他们有时被人误当成是搞地震预报的,有时被误当成“偷井盖的”。其实,他们是听漏工,每晚行走在看不见的地下水管上,用耳朵捕捉管漏声,堵住流失的自来水。连日来,记者走近他们,揭开“听漏”背后的故事——
 
  修练13年,撰写听音辨漏“宝典”
 
  听说要采访听漏工,武汉市水务集团推荐了一位“少壮派”听音辨漏专家——汉口供水部漏控所主任李永光,听漏工里面的第一位大学生。李永光至今听漏13年,并写出一本听音辨漏“宝典”。
 
  1997年,李永光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勘探专业毕业,当年,武汉市水务集团为提高听漏工文化水平,特意引进首位大学生搞听漏。李永光说,学校里并没有听漏这个专业,听漏只是一门延续了上百年的技艺。刚开始,他跟着老师傅听漏,啥也听不出,听多了才有体会。上世纪90年代底,听漏部门也引进了一些洋机器,但上面都是外文,一些听漏工操作起来觉得不方便,李永光将外文一一翻译清楚,“玩熟了”又教给同事。
 
  李永光说,听漏工并不是耳朵比别人好,而是善于分辩不同的声音。长期听漏,他总结出一些经验,为培养后续人才,去年初,他总结写出首部听漏教材《检漏工手册》,被同事们奉为听音辨漏“宝典”。
 
  听漏设备价值一套房
 
  听漏“四宝”:听漏杆、探管仪、检漏仪、电子听漏仪
 
  经过听漏专家的简单培训,记者准备到听漏一线体验一下实际操作,但被告知必须晚上才行。“为么事?”“白天哪里听得清楚,只有夜深人静才容易听。”
 
  8月12日晚9时,记者来到武昌供水部漏控所,听漏队队长张万庆先展示了夜间听漏“四宝”:听漏杆、探管仪、检漏仪、电子听漏仪。张队长介绍,四样仪器有三样是进口设备,加起来总价值接近50万元。
 
  这4件设备各有特点,最传统的听漏杆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,最现代的电子仪器是近10年才启用。听漏杆长约1米5,材质是铜和钢,听杆顶部是个园柱形的空木,扭开,里面有一个用来放大声音的簧片。探管仪则是通过对地面的扫描,了解地下的管道走向。检漏仪能大致估算出漏点位置。电子听漏仪则是将一个小爪样的声音采集设备搁在地面上,另一端连着耳机,听漏队员通过耳机监听地下声音,判断大致漏水点。据了解,通过上述操作,可锁定半径0.5米范围内的漏点。
 
  张万庆有近30年的听漏经验,他告诉记者,早先听漏,就是骑一辆自行车,沿线听水管。发现管漏就做下记号,第二天,会有工人来维修。随着科技发展,现在增添了一些听漏仪器,但使用最多的还是传统听漏杆。张万庆说,因为夜间工作,又拿着设备,听漏队员时常被冒认为搞地震预报,还有警察看到他们深更半夜掀开井盖,误会是偷井盖的。
 

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:测漏机,垫片入盖机,瓶子装袋机,理瓶机,码垛机,客服热线:13929416960.

  记者听漏一头雾水
 
  师傅领进门,听漏在个人,出师需要两到三年
 
  时针慢慢指向晚上10点,听漏队员吴海辉、王威整理好装备,准备出发。吴海辉告诉记者,武昌地下自来水管网有3000平方公里,每晚,队员们分片听漏,至少要走5公里,平均每天发现2个漏点。可别小看这些漏点,如果不及时堵塞,漏点会越来越大,严重时浸泡地基,导致管道挪位,最终引发水管爆裂。
 
  听漏队到达南湖花园恒安路段,听漏的步骤是沿着水管边走边听。这从哪里听起?记者一头雾水。听漏队员王威传授诀窃:地下埋设的水管每隔200米左右会有一个阀门,打开井盖后,将听漏杆放在阀门上,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漏水。
 
  在一个十字路口处,王威听完阀门声,示意有情况:“附近有漏水,大约在20余米处。”记者贴近听漏杆,却一点声音听不出。走过十字路口,王威用听漏杆探查地面,一片片细听。在一米见方的范围内,听完多个探点后,他在地面上划了个点,示意在这里钻个孔。随行工作人员用钻头钻下去约50厘米,王威将听漏杆插进小孔,再次听查:“对,就在这下面,50公分范围内。”工作人员在上面做了个记号。这时,记者再次贴着听漏杆细听,终于听到了细微的“沙沙”声。打开邻近的一个井盖,看到暗漏渗出的自来水。
 
  据了解,看似简单的听漏需要长期练习才会有辨识能力。张万庆告诉记者,培养一个熟练的听漏工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。
 
  高科技仪器渐显威力
 
  最长一次查漏,10多个人听了3个晚上
 
  在听完南湖花园段的水管后,听漏队员又辗转至武昌傅家坡纽宾凯酒店附近。在这里,听漏队员演示了他们的探管仪,两名队员各拿一个探管仪,相距10余米,启动后,两台仪器相互发出信号。随着探管仪显影部分越来越浓,表示管子就在正下方。
 
  听漏员吴海辉是武昌供水部的听漏能手,他介绍,探管仪在10年前开始应用,设备一直从国外进口。一般情况下,在地下管网资料不全的情况下,通过探管仪能够知道管道的走向,然后再用听漏杆一一排查。除了传统听漏杆,现在还用上了电子听漏仪,听漏人员戴着耳机听地下的声音。记者试戴后,将采集音量的“小爪”贴在地面上,没有特别的感受,只听到地底传来的“呼呼”声,比用听漏杆声音大,但比较杂。听漏队员表示,电子听漏仪具有放大作用,能够捕捉到微小的漏水音。
 
  通过用探管仪查明了管道走向后,队员们又拿出了他们的看家“宝贝”——相关检漏仪,这台仪器价值近30万元。在怀疑漏水的管道两端,分别放置传感器,信号收集器上会显示出怀疑漏点的图形。在确认大致区位后,工作人员仍使用用传统听漏杆,确定一个更精确的漏点位置。
 
  听漏队员的技艺水平,直接确定了后面抢修施工的方案。张万庆说,听漏也有误差,由于受杂音干扰,有时确定的漏点,挖下去却一点动静没有。
 
 
 
  张万庆回忆,最难的一次查漏花了3晚上。当时,武昌八一路上一处花坛底下漏水,因为管网资料不全,加之地下管网众多,费尽周折也难以查明漏点。张万庆只有采取逐一排除的方法,将管漏点缩在2到3公里范围内,然后派上10余名听漏队员各听一段,实行“地毯式”听查,花了3个晚上,终于“听”到了漏点。
 
  张万庆常常告诉新手:“只有探不清楚的管子,没有听不出的漏水。”有漏必然听得到,关键要对地底管网心里有本账。
 
  据了解,现在听漏有越来越难的趋势,因为地面越来越厚实,管网材质也越来越好。在国外,通过在阀门处埋设压力表,来监控管漏。
 
  当晚的听漏,一直持续到凌晨2时才结束。

热门搜索:专业音响设备会议系统3D家庭影院
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闻中心
快速导航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合路村创业一路13号
电话:86-769-82307930
传真:86-769-82307930
邮箱:kingmax@kingmax-auto.com
Copyright (c) 2012-2022 东莞市胜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